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,網絡預約出租汽車(俗稱“網約車”)、互聯網租賃自行車(俗稱“共享單車”)等新業態蓬勃發展。近期,這些新業態又再次“搶眼”,各路資本紛紛投向這一交通出行領域。不同專業投資機構、互聯網巨頭、金融機構、主權基金及相關實業集團各顯神通,利用強大的資本支撐力,在網約車、共享單車等領域,都在使用“燒錢”補貼方式。
“燒錢”補貼燒出了短時的市場份額,也燒掉了長期的市場公平與底線。近年來,網約車、共享單車領域時有出現以補貼為手段的營銷方式,這樣以低價為手段搶占市場份額的方式也是一種不計成本、爭奪一時“數字”份額的方式。實際上,“燒錢”補貼是一些平臺公司無視法規、無視市場秩序的行為。有的平臺公司甚至利用“燒錢”補貼吸引周邊城市“黑車”大舉進攻,明目張膽地從事非法運營,這不僅損害了合法合規從業人員的權益及其投資者的權益,也對整個互聯網出行市場造成了嚴重破壞。
“燒錢”大戰是短視行為。短期看來,以“燒錢”補貼的方式鼓勵人民群眾選擇某一家的互聯網平臺服務,看上去是平臺公司搶占了市場份額,人民群眾獲得了“優惠”。但長期看,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”,所有享受到的“免單”服務,是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。這樣低價傾銷式地搶占用戶,是對交通出行需求的扭曲,造成了市場環境的混亂,在高額補貼的刺激下,滋生了司機刷單、中途退單、“馬甲”車經營等不規范現象,而不安全、低質量的服務最終均由人民群眾來承擔。
“燒錢”大戰燒掉的是社會責任感和人民群眾的利益。一味以“資本為王”,那互聯網出行領域將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。強者恒強、弱者愈弱的局面不僅造成市場發展難以持續,也有違公平正義。真正以建立平等有序的市場秩序為出發點,才能使這個新興市場健康持久的發展下去。各大平臺公司應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人民群眾出行服務體驗,以人民群眾需求為根本,不斷創新經營模式,完善運營管理方式,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體驗。
總之,“燒錢大戰”是不可持續的。唯有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、相互促進,兼顧效率和公平原則,才會迎來“互聯網+”交通的健康蓬勃發展新格局,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出行中享受到智慧交通帶來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(來源:中國交通報)
返回列表